上海秦菱包裝印刷有限公司
聯系人:江先生
服務熱線:137-6185-8497
電話:021-39821191
13761858497
13641907173
網址:www.id-dd.com
地址:上海青浦區白鶴鎮白石公路1860號
話題背景
有專家提出,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就必須顯著提高資源利用率,必須搞好生態環境,走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行循環經濟。實行循環經濟完全可以從我們的日常生活做起。比如不計其數的大大小小的包裝盒,從裁剪、印刷、裝訂、運輸,要消費多少人力、財力、物力,更得伐用多少寶貴的林木啊。但是,許多人把那嶄新的紙盒一次使用后視為垃圾一般,隨手扔掉了。這種傳統經濟性的生活方式,既浪費可貴的資源,又加重環境污染。國家應該立法,規定有關單位有償回收使用包裝盒,盡可能做到循環使用,這樣能節約大量人力、紙張、印料、錢財乃至綠色林木等等,必將大幅度降低成本。當然,也有人提出,循環經濟固然好,但是大量減縮生產,是不是會影響經濟的發展?
本期來稿就如何開展廢棄物回收利用,實行循環經濟進行討論。
浦江 東升:
有效地回收利用包裝廢棄物,遏制污染,正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一個焦點問題。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走出一條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保護環境為基礎的循環經濟發展之路。榜一,堅持包裝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統一的原則。因此,要發展綠色包裝產業,就必須以“循環經濟”的思路來統攬全局,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使之緊密結合,相互促進,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第二,推進清潔生產,反對過度包裝。目前,包裝廢棄物嚴重污染環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多數企業未能從根本上擺脫粗放型經營方式,結構不合理,技術裝備落后,原材料消耗高等。包裝企業要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在實用包裝、多功能包裝、多次循環包裝上下工夫,從源頭上盡量減少包裝物的使用量,抵制一切過度包裝和包裝費用大于商品價值等各種“反客為主”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自覺履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義務。
第三,堅持宣傳引導,努力提高全社會環境保護意識。
此外,各級政府部門要對研制開發綠色包裝產品的企業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支持。比如可以在投資、信貸、稅收、價格等方面給予適當的扶持,積極引導資金向綠色包裝產業傾斜。相信在政府、企業和廣大群眾的努力下,定能解決好“包裝盒”的問題!
能回收利用的廢棄物還很多
東陽市南馬鎮中 陳全洪:
廢棄物的回收利用,不應僅僅限定在包裝盒上,廢紙、農業塑料、廢舊家具電器產品,都應被列在回收利用的范圍中。
面對這么多的生活和工業垃圾,各個家庭首先要樹立綠色環保意識,養成不隨意丟棄的良好習慣,并在廢品回收之前,先做好垃圾的整理分類,以便配合廢品中轉站的回收工作。按散點分布的原則,在居民區和工業區科學合理地設立盡可能多的廢品回收中轉站,以保證各類各種垃圾的及時、順利地回收、處理。在中轉站,大量經無害化處理的垃圾可運往發電廠,轉化為電能或熱能。還有些垃圾如廢紙等,可進行再加工,轉化為相應的生活用品。同時相配套地設立一定數量和門類的修廢點,一些稍經修繕就能再次使用的如沙發、桌椅等破損家具,可運到相關廠家進行維修,以便二次利用。
包裝盒價高于商品
東陽橫店 周艷君:
現在的商品包裝是越來越精美,一個包裝盒的價格可能比里面物品的價格還高。記得有一次,我買一個小掛件,只要1元錢,而我想要包裝那個掛件的盒子,老板告訴我要5元錢,由于掛件是我自己用的,我就放棄了那只盒子,但如果我是送人的,我肯定會買下那只盒子。而那只盒子到了朋友手里,可能也只是被隨手一扔,進了垃圾箱。如果這只并沒有損壞的盒子能繼續重新使用,廠家的生產成本就可降低,而且生產過程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也都可降低。我想廠家應該綜合考慮,讓消費者自行選擇要不要包裝盒,除去了包裝盒成本的物品,可能更為普通消費者所接受。這樣,消費者就不會望著精美的包裝盒和高昂的價格而卻步了,或許這樣更能促進產品銷售,促進經濟的發展。
“兩斤筍三斤殼”實在浪費
“根據我國國情,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和資源循環型社會,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005年春天,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如是斷言。在承載了越來越重的資源、能源壓力下,發展循環經濟、構建節約型社會,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點話題。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和人口不斷增加,水、土地、能源、礦產等資源不足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形勢日益嚴峻。面對這種情況,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就顯得尤為重要、尤為迫切。
傳統經濟對資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性的和一次性的,通過把資源持續不斷地變成廢物來實現經濟的數量型增長,導致了許多自然資源的短缺與枯竭,并釀成了災難性環境污染后果。循環經濟與此根本不同,它倡導的是一種建立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物質反復循環流動的過程,使得整個經濟系統以及生產和消費的過程,基本上不產生或者只產生很少的廢棄物。俗話說,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而沒有真正的廢棄物。循環經濟的特征是自然資源的低投入、再利用和廢棄物的回收再生,從而根本上消解長期以來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尖銳沖突。
據《市場報》報道,海南每年扔掉的月餅盒有300多萬個,僅此一項產生的廢鐵、廢木、底紙等就多達700多噸。另據統計,每年全國平均生產襯衫12億件,包裝盒用紙量達24萬噸,相當于砍掉了168萬棵碗口粗的樹。而包裝襯衫所用紙盒只是滄海一粟,如果算一算所有商品包裝用紙量以及要砍伐的樹木,無疑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用“兩斤筍三斤殼”這句俗語來評價目前許多產品的過度包裝現象,是再貼切不過了。本可以簡單大方的月餅包裝,非要弄成多層寶閣式提籃、龍船形禮籃等樣式不可。各類保健營養品的包裝也往往“喧賓奪主”。對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貨真價實、物有所值,仍然是取舍商品的最重要標準。近些年來,崇尚綠色消費的人越來越多,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選用環保電池,不購買污染環境的產品……因而,商家要在綠色浪潮中站穩腳跟,就必須迎合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減少不必要的包裝。
對那些留之無用,棄之可惜的包裝盒,政府應該立法,監督企業回收加以循環利用。對成效顯著的企業,可予以政策上的扶持,倡導“綠色消費”。要堅持以人為本,以資源循環利用為基礎,維護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從根本上轉變發展方式,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勤勞節儉、艱苦奮斗的民族。堅持科學發展觀、發展循環經濟、構建節約型社會,就要充分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和美德。循環利用資源,既是有效緩解能源危機的途徑,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科學方法。 (北山)
國外針對廢棄物回收利用的法規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使一般家庭的廢棄包裝大量增多(諸如高檔月餅盒等),一般家庭留著無用大多丟棄。筆者認為,當前要考慮的不是縮小包裝盒生產會不會影響經濟發展的問題,而是怎樣做好廢棄包裝物回收利用的問題。
循環經濟,正是社會不斷進步的源泉和動力。最有效利用資源的循環經濟之路,才是科學的發展道路,才能保證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怎樣大力促進和發展循環經濟?筆者以為,必須制定與此相適應的法律法規。使發展循環經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對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很多國家都有相關法律條文規定。
根據芬蘭《垃圾法》的有關規定,生產廠家在對商品進行包裝時,要盡可能地將包裝的體積和重量限制在較低限度內,但產品包裝必須符合安全及衛生標準,并能被普通消費者所接受;在商品包裝的設計和制作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包裝的回收和再利用,必須將其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減小到較低限度;在制作包裝的過程中,必須做到包裝材料盡可能少含有害物質,以便在包裝垃圾處理時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2004年9月,芬蘭修改了《垃圾法》,規定減少包裝垃圾的同時,必須提高包裝廢棄物的再利用率。根據這一新規定,年營業額超過l00萬歐元的廠家在向本國市場提供產品和商品的同時,應對產品包裝的回收利用承擔責任。
目前,德國政府正著手出臺第三版的《包裝條例》,計劃對所有一次性包裝飲料,一律征收25歐分的“押金”。如今,雖然《包裝條例》幾經修改,但條例的基本原則沒有改變,首先盡量避免產生包裝垃圾,一旦包裝垃圾無法避免,優先尋求再利用,尤其是材料的利用,然后再考慮能量上的利用和無害化的清除。
日本雖然是一個十分講究商品包裝的國家,但是其商品包裝一點也不奢華,更不會出現外包裝成本高于商品價值的問題。日本政府在1995年就制定了《容器包裝回收法》,明確規定生產廠家和消費者有義務將各種包裝廢棄物回收,進行循環利用。該法還規定必須將容器包裝廢棄物嚴格分為金屬類、玻璃類、紙類以及塑料類,充分進行回收循環利用。消費者應在指定的時間,將廢棄物擺放在指定的地點,由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或者由其指定的回收企業定時回收,并送到指定的工廠進行加工利用。此外,日本政府還制定了《推進循環性社會形成基本法》、《廢棄物處理法》等。這些法律的制定與實